日期:2025-09-15 10:24:52
在山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,一种以“微光成炬、星火燎原、全域共治”为特色的社区治理模式正焕发勃勃生机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,绘就出一幅新时代的雷锋画卷。这一切,离不开“中国好人”王允功以及万千志愿者的倾力付出。
初心微光,点亮志愿星火
2025年,王允功荣登第二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。他以数十年如一日的善行,诠释了从“一己初心”到“万家温暖”的升华,也成为胜利街道“个体—联动—共治”治理路径的生动缩影。
“帮人,哪需要啥理由?”这句朴实的话语,道出了王允功与众多志愿者的共同心声。自2013年搬入锦华七区后,他便自费填平楼道坑洼、打磨扶手,并将个人电话贴在单元门口,随时响应邻居需求。在他的带动下,“280爱心互助小组”逐步发展为拥有多支分队的“允功志愿服务队”。多年来,他个人累计投入公益资金39万余元,资助12名失学儿童,并在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时踊跃捐款捐物。
胜利街道还有许多像王允功一样的平凡好人:老党员杜玉栋常年备着工具为居民义务理发,魏玉昌、王宗江在社区设点免费维修自行车,77岁的高政兰坚持义务理发25年,并牵头组建服务队缝补衣物900余件……正是这些点滴善举的持续汇聚,让志愿星火渐成燎原之势。
星火燎原,织密服务网络
独木不成林,众行方致远。王允功的志愿服务队已衍生出磨刀队、助老扶幼队等8支特色分队,服务范围延伸至周边乡镇。他们共同修补道路42次、植树416棵、为公厕加装扶手164个。锦泰社区的“丁万功志愿巡逻队”平均年龄75岁,四年如一日守护社区安全,已累计坚守1400多个日夜。
服务的温度藏在细节之中。锦明社区组织擅长缝纫的志愿者,专为患老寒腿、关节炎的老人免费缝制护膝。老人们携带旧衣前来,现场量体改制,口碑相传之下,参与的居民络绎不绝。
针对特殊困难家庭,志愿服务更彰显关键作用。锦泰社区王姐家连遭车祸重伤,社区通过社会组织联合会申请资助,联动“辣妈美食帮”解决日常餐饮,协调律师提供法律援助,并邀请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疏导。胜宏社区的小玲父母均残疾,家庭陷入困境,社区不仅协助申办低保、促进就业,还组建党员志愿队开展长期帮扶。面对辖区内近60%的困难群体,该社区培育了16个社会组织,构建起“救联体矩阵”,推动“输血”帮扶转向“造血”自强。
多元共治,构建幸福家园
无数志愿力量交织成网,推动胜利街道从“单向管理”迈向“多元共治”,居民从“被动接受”转为“主动参与”。
专业化体系是共治的基石。街道构建了志愿服务“金字塔”结构:顶层由“芦花飞雪”总队统筹资源,中层社区支队精准对接需求,基层网格分队落实服务。“爱心存折”制度在专业社工的指导下激励更多居民参与,让每一次善行都被记录、被认可。
每月5日的“雷锋议事会”成为多元共治的重要平台。物业、快递员、商户与老党员共同议事,将“小区补绿”“独居老人送餐”等议题转化为集体行动。
善意的循环不断激发新的参与力量:快递小哥担任“移动巡查员”,自闭症家庭组建互助小组,农民工成立义务维修队……越来越多曾受助的人转身成为助人者,社区在爱的传递中持续升温。
共治的广度不断拓展。锦泰社区“五老”志愿者排查商铺安全隐患,翠湖社区成立“电梯安全劝导队”……27个社区组建起800余人的“楼栋反诈信息员”队伍,筑牢居民财产“防护盾”。
温情接力,从一个人到一座城
胜利街道的实践表明,现代社区治理既需要道德楷模的引领,也离不开制度化参与平台的支撑。正如翠湖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亓金生所言:“初心,就是把别人家的事当自家事办。”如今,街道已拥有志愿服务分队近400支、志愿者超6万名,温暖接力全年无休。
从“点”的纯粹初心启程,沿“线”不断延伸拓展,至“面”实现深度融合股票网炒股配资开户,胜利街道的治理密码,让志愿服务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居民日常,使社区治理真正成为众人齐心之业。每一次伸出援手、每一份主动参与,都汇聚成推动社区前行的磅礴力量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昂 通讯员 周新峰)
辉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